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透露了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相关举措。

中央农办主任、农业农村部唐仁健部长,针对上述问题,如此答记者问:
伴随新增的生猪产能,持续不断地“变现”为猪肉产量,猪肉市场供应最为紧张的日子,已悄然而逝,未来供需关系将愈发宽松。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,将比2020年同期增长40%左右;预计到6月份前后,生猪存栏量可恢复至2017年正常水平;2021年下半年,猪肉供应量和生猪出栏量,将渐趋正常。
农产品的售价,尤其是各种食材的价格,一直是民生领域焦点中的焦点!
唐仁健在发表会上说道,从2020年开始,农业农村部采取了诸多措施,想尽各种方法来支持恢复生猪产能,以稳定其市场供应,丰富消费者的“菜篮子”。令人欣喜的是,截至2020年末,已恢复到92%以上,超出预期12%。
所以,在这种价位上,尤其是春节前后,您会明显感觉到,猪肉市场供应总体来说保持良好势头。

2021年的第一季度,即3月份前后,将比2020年同期暴涨40%左右;不出意外的话,第二季度,即6月前后,生猪存栏量便可恢复至2017年的正常水平;下半年,出栏量和供应量将逐渐回到正常水平。
唐部长还指出,2021年《中央第一号文件》对这个问题尤为关注,勒令保护和提升产能,健全产业“可持续性发展”的长效机制。因此,立足当下,狠抓“恢复”的同时,也要放眼未来,注重长远和稳定地生产。
他还说,为了更好地应对“猪周期”,吸取前车之鉴,还要储备产能。农业农村部义不容辞,要密切关注和监测生猪生产发展的动态和趋势,研究如何稳定和储备产能,以确保产业的“可持续性发展”。

首先,此前“因环保原因遭禁养”的养殖户,可先了解当地实情,若是属于超出法律范围的,可放心重启“饲养模式”。因为,为了加快我国生猪产能恢复,国家已勒令解除超出法律范围的禁养。
其次,散养户若能解决资金和技术问题,便很可能拔得头筹。因为,国家会针对散养户提供“传帮带”等技术服务。
总之,在国家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下,2021年养殖前景会更光明;但内因才是根本,提升养殖技术首当其冲!